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机器、仪器的组成部分,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,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。以下是对电子元器件的详细介绍:
一、常见电子元器件及功能
1. 电感:具有一定电感的元件,用于阻止电流的变化。电感器常用于滤波、振荡等电路中。
2. 电阻: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。电阻器用于限制电流大小,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。
3. 二极管: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,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。二极管具有整流、检波等功能。
4. 电容: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。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、滤波、耦合信号等。
5. 三极管:半导体三极管,具有电流放大作用。三极管常用于放大电路、开关电路等。
6. 集成电路:将多个晶体管、二极管、电阻、电容等元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,制作在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,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微型电子器件。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、重量轻、引出线和焊接点少、寿命长、可靠性高等优点。
二、定义与分类
1. 分类:
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,如电阻器、电容器、电感器等。因为本身不产生电子,对电压、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,所以又称无源器件。
电子器件: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,如晶体管、电子管、集成电路等。因为本身能产生电子,对电压、电流有控制、变换作用(放大、开关、整流、检波、振荡和调制等),所以又称有源器件。
2. 定义: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,常指电器、无线电、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,如电容、晶体管、游丝、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。
三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
1. 电容:通过电容表面的标识或单位换算,可以识别其容量大小。同时,注意电容的极性,有些电容是有极性的,需要正确接入电路中。
2. 三极管:通过观察三极管的型号标识或引脚排列,可以识别其类型(NPN型或PNP型)及各极(基极、发射极、集电极)位置。
3. 二极管:通过观察二极管外表的色圈或专用符号,可以识别其正负极。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通过引脚长短来识别。
4. 电阻:采用参数识别法,包括指标法、色标法和数标法。通过电阻表面的标识或颜色编码,可以识别其阻值、精度等参数。
电子元器件知识解析
电子元器件知识全解析